• 文化建设:从寻找偶像至国际化征程

    作者:cnjx 更新时间:2010-12-18 19:04:41 来源:原创 【字号: 】 浏览
    [导读]这一年,35岁的山东莱州人张瑞敏,出任了亏空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厂的厂长;40岁的江苏镇江人柳传志,以20万元开始创业,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40岁的山东荣成人倪润峰,任绵阳国营长虹机器厂厂长;39岁的浙江杭州人宗庆后,以杭州工农校办厂业务员的身份奔波……

    文化建设:从寻找偶像至国际化征程

    作者: 毛玮阳

      1984年,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关键的年份。这一年,企业家开始进入主流话语体系,与政治术语平分天下。


      这一年,35岁的山东莱州人张瑞敏,出任了亏空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厂的厂长;40岁的江苏镇江人柳传志,以20万元开始创业,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40岁的山东荣成人倪润峰,任绵阳国营长虹机器厂厂长;39岁的浙江杭州人宗庆后,以杭州工农校办厂业务员的身份奔波……


      也几乎从这一年开始,处于草莽时期的中国开始四处为“企业家”寻找一个定义,迷茫时代的中国企业家将视线放在国外,希望可以从中得到答案。


      也几乎从这时开始,松下电器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索尼的“精神领袖”盛田昭夫、三星的“隐士会长”李健熙、GE的神话CEO杰克?韦尔奇、微软的“商业偶像”比尔?盖茨等一大批早已声名大振的国际企业家开始逐渐闯入中国人的视线,企业的国际化扩张、企业制度化的管理与运作,嗷嗷待哺的中国企业家们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国际思想的冲击。


      张瑞敏以及海尔便是这次冲击中的一个成功典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能找到的只是松下幸之助的书,在质量管理方面借鉴的都是松下的东西。”张瑞敏开始热衷于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我们必须从过去的以量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在管理上下工夫是海尔获得成功的出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独特性,中国的企业家也已经走出了往日的束缚,自主创业、改制、国企改造、海归派的新洋务运动,不同的原因造就了不同的成功模式。而昔日仍处于摸索时期的企业家,现在在某个方面已成为后来者心中的楷模:柳传志老当益壮,关键时刻依旧挺身而出;张瑞敏缔造出一个白色家电的全球性“帝国”,不少国内企业家更是不惜自费去海尔参观,并学习它的管理模式;而宗庆后打造出的娃哈哈也早已成为中国饮料王国中不折不扣的一哥……


      再看今朝,联想的品牌突围、海尔的全球布局……国际化进程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不过TCL的国际化进程一波三折、中国平安[60.82 1.42%]比利时折戟、中字号企业海外业务受挫……一些失败的案例,但也在反向激励着中国企业家国际化理念的成熟。而当前与轻工业出口正逐步恢复不同,中国的重大装备业,特别是电气行业的出口势头正在逐步增强,从大型企业至中小型公司,电气行业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国际化市场。


      不同的特性蕴含在不同的时代中,成功人士却总是善于捕捉,“英雄成就一切事,贵在知之而即行”,这也正是成功企业家的共通之处。于是这一站,我们将某个人物当成自身的标杆,也许不经意的某一天你会发现早已成为了某人心中的“偶像”……